作者:王红兵律师,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中国药物滥用防治协会会员。
“咖啡因”是咖啡、茶、可乐等饮料中含有的一种生物碱,适量食用咖啡因具有减肥、预防衰老、提神醒脑、愉悦心情、缓解焦虑等作用。另一方面,过度食用咖啡因,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胃酸增多、神经过敏,易怒,焦虑,震颤,肌肉抽搐(反射亢进),失眠、心悸、精神紊乱等。
在认定贩卖咖啡因是否构成贩卖毒品罪时,律师辩护的角度有那些,下面就以本律师经办的其中一个案例来看:
某地公安从A公司出口的瓜拉纳提取物的商品中检出了咖啡因成分,以毒品犯罪为由先后抓了该公司的相关人员,其中包括笔者的委托人(采购员)孙悟空。
接受委托后,本律师查找所有含有咖啡因成分的商品的国家标准、团体标准。本律师找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准,《标准化法》规定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的合法地位。本律师认为符合国家标准、团体标准的商品就是合法商品,即使这类商品含有国家管制的麻精药品。
本律师向警方提交了《鉴定申请书》和茶多酚国家标准、绿茶提取物团体标准,请求警方委托一家有资质的食品检测机构对其查扣的疑似毒品进一步检测,确定含有什么成分及相应含量是否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者团体标准。
本律师果断建议公司尽快找到同样的产品送食品检测机构检测,食品检测机构出具了《检测报告书》,送检的检材中检出了儿茶素、茶多酚和咖啡因等成分,成分及相应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茶制品 茶多酚》。
本律师多次会见当事人,向办案单位先后提交了三份辩护词、一份变更羁押措施申请、一份重新鉴定申请和一份鉴定意见书.
通过恰当的专业辩护,最终取得理想的辩护结果,当事人对本律师的专业辩护表示感谢。
2022年,福建福州鼓楼警方成功摧毁一个以“互联网+寄递”方式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缴获毒品咖啡因1300克。民警发现违法行为人秦某精神恍惚,行为异常,随身携带一瓶名为“Nutricost Caffeine”的胶囊(中文译名为咖啡因)。经鉴定,每颗胶囊内咖啡因含量达到200毫克。
经查,2021年9月至今,犯罪嫌疑人陈某通过网络以12美元一瓶的价格从美国分批购买了标有“Nutricost Caffeine”字样的咖啡因胶囊,共计208瓶,并伪报清关走私进国内,后在网上销售共计182瓶。胡某丽、汪某等12人购得毒品咖啡因胶囊后,拆出胶囊内粉末经加工合成毒品安纳咖,通过土烟形式吸食。
目前,案件在进一步审理中。由于行为人出售的是每颗胶囊内咖啡因含量达到200毫克的咖啡因,远远超过了国家标准,并且来源不合法,而且面向吸毒人群,故很大可能构成贩卖毒品罪。
同样是涉及咖啡因的贩卖毒品罪名,一个在本律师的辩护下最终撤案释放,一个则很大可能构成贩卖毒品罪,原因何在?
一、含有咖啡因的物质是否具有合法身份。日常生活中,含有咖啡因的物质如可乐、咖啡、茶叶、能量饮料等,它们在市场合法流通和销售。它们本身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它们的生产、经营也符合国家规定,它们是有合法身份的商品。合法身份是阻却咖啡因物质成为毒品的关键因素。基于咖啡因物质具有合法身份,吸毒人员喝含有咖啡因的可乐饮料,不能说他是吸毒;行为人销售含有咖啡因的可乐饮料也不能视为贩卖毒品的行为;食品生产企业将咖啡因物质作为食品添加剂添加入食品中不能视为制造毒品行为。
如果咖啡因物质不具有合法身份,鉴于咖啡因系国家管制的第二类,原则上可以认定这样的咖啡因物质系毒品。比如行为人自行购买原料制造咖啡因,这种行为就是制毒行为;行为人将土制咖啡因销售给吸毒人员,这种行为就是贩卖毒品行为。比较典型的山西个别地区吸毒人员习惯吸食咖啡因,当地人称为“面面儿”,有需求就会有供应,毒品犯罪分子就想方设法制造土咖啡因或者从外地购进咖啡因贩卖给吸毒人员。近期个别沿海城市发生这么一系列涉及咖啡因毒品犯罪案件,警方从饮料里检出了咖啡因成分,且这些饮料是在酒吧、夜总会被查获的,警方就以毒品犯罪为由拘捕了一批人。由于辩方未能提供查获的饮料不是毒品的证据,无法说服办案单位,至今这批人还关在看守所里面,个别地方相关案件已经移送法院审判。二、根据咖啡因物质流向和用途确定其是否毒品。(一)在毒品流通渠道流通的咖啡因物质是毒品。毒品的最终流向是毒品被吸毒人员吸食、注射,并致吸毒人员形成瘾癖性,这是毒品的本质属性。如果咖啡因物质不具有合法身份,且行为人以贩卖给吸毒人员为目的购进咖啡因物质,行为人则构成贩卖毒品罪。行为人以贩卖给吸毒人员为目的运输咖啡因物质,行为人构成运输毒品罪。行为人以贩卖给吸毒人员为目的制造咖啡因,行为人构成制造毒品罪。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入罪均不考虑毒品数量多少。行为人直接将咖啡因物质贩卖给吸毒人员,也构成贩卖毒品罪。所以咖啡因物质在毒品流通渠道流通并最终被吸毒人员吸食,这样的咖啡因物质认定为毒品没有争议,与该咖啡因物质有关的行为认定为毒品犯罪行为也没有争议。(二)在非毒品流通渠道流通的咖啡因物质不宜认定为毒品。如果警方在某地查获咖啡因物质,判读该物质是否毒品,笔者认为即需要查清其来源,还要查清其去向。如果查获的咖啡因物质系定点生产企业依法生产,在流通过程中脱离了监管,没有履行相应的审批许可手续,则其来源合法,流通非法。如果有证据证明该批咖啡因物质流向医疗单位或者食品企业,则不宜将咖啡因物质认定为毒品。如果非法经营数额或者违法所得数额达到入罪标准,可以构成非法经营罪。
三、咖啡因含量也影响咖啡因毒品犯罪认定。咖啡因和、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后者基本上没有医用价值,Bandao体育半岛又是传统毒品。只要涉案疑似毒品检出成分或者甲基成分,认定其为毒品没有任何争议,而咖啡因在医学、食品领域有广泛的用途,且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咖啡因毒品犯罪案件极少,地域性犯罪特征突出,吸食咖啡因的吸毒人员基本上是那几个地方的人。笔者认为咖啡因含量极低的产品不是是咖啡因毒品,因为这种产品的咖啡因含量在相应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当然,如果其他指标不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且达到相应罪名入罪标准,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其他罪名定罪处罚。如果咖啡因含量超出相应国家标准允许含量很多,笔者认为这类产品对人会产生危害性,并使人形成瘾癖性,可以认定其为毒品。因为这类产品不再是合法商品,不再受到国家标准的保护。
毒品犯罪性命攸关,专业性强,委托专业律师的辩护可以更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半岛bandao中国官网